养老服务促进物业管理行业转型
2021-08-17 来自: 西安科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906
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,养老服务已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。居家养老是一项很有潜力的服务产业,涉及中国近2亿老年人。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居家养老,是物业管理行业转型发展的新机遇。
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居家养老是可行的
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是可行的。这一点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:对现有经营管理、保洁保安、房屋维修、绿化养护等人员实施转行培训,组建一支居家养老服务队伍;利用其运营能力,对企业拥有的会所、活动室、健身场地等设施设备和服务资源实施管理和维护;物业人员工作在小区,与住户关系较为密切,能够得到居民的信任;物业人员对住户家庭情况比较了解,可在上门走访慰问、收缴租费和维修房屋的同时,提供居家养老服务;物业服务企业实施24小时服务,拥有一支应急抢险队伍,可随时解决老人养老难题,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居家养老服务。
而就整个行业而言,要想抓住新机遇,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:
1、加快养老服务紧缺人才培养
从业人员数量不足、技能较低、缺少业务培训,使得居家养老服务面临严峻挑战。以上海为例,据统计,截至2012年底,上海只有2.3万名养老服务人员,与社会需求相去甚远。物业服务企业要参与居家养老服务,着眼于长远发展,加快紧缺人才培养,构建多形式、高标准、严考核、重素质、有激励的人才培养体系。
要选拔一批乐于从事养老服务的从业人员,参加居家养老业务技能培训,着力培养管理学、老年医学、护理学、营养学、心理学等方面的人才;定期组织居家养老人员开展业务技能比武、劳动竞赛,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、知识、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;通过企业自培、市场引进、公开竞聘、挂职锻炼等途径,培养一批居家养老服务人才,并对后备干部素质要求、选拔程序、带教方式、考核办法、提拔途径等作出规定,为企业转型发展和居家养老培育具有战略头脑、善于管理的高素质、职业化团队。
2、构建居家养老联席会议机制
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,构建居家养老服务联席会议机制,加强民政、财政、税收、公安、房管、街道等职能部门之间的联动,对居家养老服务实施业务指导和监督考核。
由民政、派出所、房管、街道、房产办事处、居委会、业委会、物业服务企业,共同组建社区居家养老管理委员会,委托物业服务企业实施居家养老服务,探索“政府部门主导、社会力量参与、家庭承担费用、物业企业实施”的养老服务模式。
3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
不少地区将居家养老服务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,但由于资金渠道单一,养老经费短缺,居家养老服务发展举步维艰。要解决养老经费短缺难题,除了加大财政支出、增加政府补贴外,还应拓宽资金筹措渠道,通过接受国内外企业捐款等途径,吸纳更多社会资本,设立居家养老服务专项基金,专款用于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补贴。